藺草編織歌謠<蔡振豐>
苑裡 是藺草編織的發源地 藺草文化館 設在苗栗縣苑裡鎮 總面積330平方公尺
原本是一座舊糧倉 後經地方爭取 改建成一座以藺草生態及編織為主題的文化館
裡面設有藺草體驗區 帽蓆文化區 農村文物 DIY教室 簡報區 戶外活動區

早在清雍正五年 苑裡的平埔族 道卡斯的婦人 浦氏魯禮 及 納斯烏茂
曾擷取大安溪及房裡溪下游兩岸 沼澤地野生藺草 曝曬壓扁 編草蓆 籠頭等用具

後來 有一位雙寮社的婦女 將三角藺草的莖 折作細條 編織出更精細的草蓆
當時 為了加以善用藺草 還把野生的藺草移植到水田裡種植 引起婦女效法
隨著材料取得方便 藺草編織漸興盛 成為當地平埔族人生活文化的一環

館前立有一雕像 描繪洪鴦指導小朋友草編技藝 也傳達苑裡對洪鴦的追念

藺草草帽發明者 相傳是清末婦女 洪鴦
日據初期 當時總督苑裡辦務署長 淺野元齡 率部屬出巡
看到鄉民編製的草蓆 精緻美麗 非常喜愛
一時興起 將頭上戴的小禮帽取下 詢問編蓆的婦女 是否能仿編
當即引起住在西勢莊-洪鴦的興趣 決定試試

苑裡 是藺草編織的發源地 藺草文化館 設在苗栗縣苑裡鎮 總面積330平方公尺
原本是一座舊糧倉 後經地方爭取 改建成一座以藺草生態及編織為主題的文化館
裡面設有藺草體驗區 帽蓆文化區 農村文物 DIY教室 簡報區 戶外活動區

早在清雍正五年 苑裡的平埔族 道卡斯的婦人 浦氏魯禮 及 納斯烏茂
曾擷取大安溪及房裡溪下游兩岸 沼澤地野生藺草 曝曬壓扁 編草蓆 籠頭等用具

後來 有一位雙寮社的婦女 將三角藺草的莖 折作細條 編織出更精細的草蓆
當時 為了加以善用藺草 還把野生的藺草移植到水田裡種植 引起婦女效法
隨著材料取得方便 藺草編織漸興盛 成為當地平埔族人生活文化的一環

館前立有一雕像 描繪洪鴦指導小朋友草編技藝 也傳達苑裡對洪鴦的追念

藺草草帽發明者 相傳是清末婦女 洪鴦
日據初期 當時總督苑裡辦務署長 淺野元齡 率部屬出巡
看到鄉民編製的草蓆 精緻美麗 非常喜愛
一時興起 將頭上戴的小禮帽取下 詢問編蓆的婦女 是否能仿編
當即引起住在西勢莊-洪鴦的興趣 決定試試
洪鴦以聰慧匠心和靈活雙手 編織第一頂藺草帽 比原來的小禮帽 更美觀實用
洪鴦樂於指導鄉人編織 也開班授徒 從此編織草帽 在苗栗沿海蔚為風氣

日本政府 對藺草的推廣 使得這原本算是地區手工藝 變成主要的產業
苑裡帽席 從日據時開始 一直以日本為最大外銷市場 也廣受歡迎
民國25年外銷盛時 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帽子 佔台灣特產第三位 僅次於糖和米
台灣光復至大陸淪陷期間 更是苑裡帽蓆的黃金時代 外銷市場改成大陸
由於外銷價格高 工資高 婦女每日所得高出男人甚多 所以流傳重女不重男的歌謠
那時 只要家中有人從事帽蓆編織 就能維持整個家庭生計

苑裡鎮 位於苗栗西南濱海地區 屬大安溪沖積扇下游北緣
由苑裡溪 房裡溪 大安溪共同沖積而成
苑裡 最早因道卡斯族居住的喔灣麗而聞名 日人安倍明義 譯為 里彎里
由 喔灣麗 里彎里 變成 彎里 灣麗 都是今日苑裡的由來
苑裡平原 是台灣西部平原北端的最後一塊平疇 北上南下氣流在此交會
因此 北面多雨南面晴 道是無晴還有晴 便成為這裡的特殊氣象景觀

這是大隻熊的最愛的肉粽 小小一個 非常可愛

很多客人買的名片夾 因應消費需求的改變 藺草編織物也變得多元
包括拖鞋 手提包 肩包 名片夾 手機袋等種類繁多 館內有多樣展售品可供選擇

開館時間:星期一休館,其餘每天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
地 址: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七鄰灣麗路99號
電 話:037-741-319

藺草 又名茳肚 蓆草 大甲藺 三角蔥 苑裡藺
屬於莎草科 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長於大安溪下游附近沼澤地 現栽植於水田濕沼澤 可長到130公分高

莖草曬乾後 可編織成用品
硬且富彈性的莖草 吸濕性強 具有除濕 除臭功能 有濃清香味
陽光的曝曬 對藺草的品質 有決定性的影響 一般曝曬時間約十天左右
炎熱天氣所曝曬的藺草 不僅快乾 省工資 而且草色呈現美麗的金黃色
如遇陰雨天 藺草會發霉成廢物 致使農民血本無歸

藺草播種時間約在農曆12月 若提前可收三期
春草/又稱早草 第一期草 於農曆三四月收割

日本政府 對藺草的推廣 使得這原本算是地區手工藝 變成主要的產業
苑裡帽席 從日據時開始 一直以日本為最大外銷市場 也廣受歡迎
民國25年外銷盛時 年銷一千六百多萬頂帽子 佔台灣特產第三位 僅次於糖和米
台灣光復至大陸淪陷期間 更是苑裡帽蓆的黃金時代 外銷市場改成大陸
由於外銷價格高 工資高 婦女每日所得高出男人甚多 所以流傳重女不重男的歌謠
那時 只要家中有人從事帽蓆編織 就能維持整個家庭生計

苑裡鎮 位於苗栗西南濱海地區 屬大安溪沖積扇下游北緣
由苑裡溪 房裡溪 大安溪共同沖積而成
苑裡 最早因道卡斯族居住的喔灣麗而聞名 日人安倍明義 譯為 里彎里
由 喔灣麗 里彎里 變成 彎里 灣麗 都是今日苑裡的由來
苑裡平原 是台灣西部平原北端的最後一塊平疇 北上南下氣流在此交會
因此 北面多雨南面晴 道是無晴還有晴 便成為這裡的特殊氣象景觀

這是大隻熊的最愛的肉粽 小小一個 非常可愛

很多客人買的名片夾 因應消費需求的改變 藺草編織物也變得多元
包括拖鞋 手提包 肩包 名片夾 手機袋等種類繁多 館內有多樣展售品可供選擇

開館時間:星期一休館,其餘每天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
地 址: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七鄰灣麗路99號
電 話:037-741-319

藺草 又名茳肚 蓆草 大甲藺 三角蔥 苑裡藺
屬於莎草科 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長於大安溪下游附近沼澤地 現栽植於水田濕沼澤 可長到130公分高

莖草曬乾後 可編織成用品
硬且富彈性的莖草 吸濕性強 具有除濕 除臭功能 有濃清香味
陽光的曝曬 對藺草的品質 有決定性的影響 一般曝曬時間約十天左右
炎熱天氣所曝曬的藺草 不僅快乾 省工資 而且草色呈現美麗的金黃色
如遇陰雨天 藺草會發霉成廢物 致使農民血本無歸

藺草播種時間約在農曆12月 若提前可收三期
春草/又稱早草 第一期草 於農曆三四月收割
由於生長粗長易斷 不利編織 曬乾後呈金黃色 用久易變色
但價格便宜 適合初學者使用
秋草/又稱允草 於農曆七八月收割
纖維短硬且富彈性 品質最佳 適合編織高級帽蓆 但價錢較昻貴
但價格便宜 適合初學者使用
秋草/又稱允草 於農曆七八月收割
纖維短硬且富彈性 品質最佳 適合編織高級帽蓆 但價錢較昻貴
冬草/又稱慢草 於農曆十月收割
莖短且細 用於編織椅墊 或 小形藝術品如煙草袋等

藺草編織是苑裡的百年傳統產業 早在清末即開始流傳
日據時期開始外銷日本 國民政府來台初期 達到高峰

苑裡的女人 不學針線刺繡 家中的收入 靠編織蓆帽
若會編出圖案的蓆子 可掙得更多生活費
男人 除非有事業或公職 否則除了加入編織行列 就是代替女人處理家務雜事

這個龍鳳蓆 是日據時期 婚姻的吉祥禮 圖樣記在織者的腦海裡 厲害吧
這女用提包 看起來很像皮革材質 實際上是用藺草編成的
手工的細緻精美 讓人驚呼連連
這是苑裡鎮房裡里 鍾秀鳳女士提供 鍾女士寶它七十餘年
這包的編織者~劉吳定女士(1908-1937 苑裡鎮西勢里人) 是鍾女士的母親
劉吳定女士 用針剔取三角藺草的三個邊角 得到細如線的藺草
再以耐心與用心 慢慢編織而成

懷舊 與 新潮之間 都是藺草 一葉一葉編出來的

領帶 腰帶 什麼都能編 什麼都不奇怪

沒有錯 你沒有眼睛花 這是一件胸衣
利用藺草編織的胸衣 吸引大家的目光 編織者的巧手與俏皮 在作品中展露無遺

哇 看一下 連牛及農夫 都做出來了

日據時期 日本人因感苑裡對外交通不方便
在大甲設置帽蓆檢查所 檢驗後轉銷各地 因此有人誤以為大甲才是帽蓆主要產地

這茶具組 當然不能裝茶 但編裡活裡活現 讓人很想蓃藏

這床涼蓆 聽說可使用許多年 自然涼爽又有清香味 但價位不便宜

若有客人預約 假日文化館 會邀請苑裡的編織達人 到場表演 也跟客人互動

之前來時 只有一個達人 一個人 會寂寞 兩個人 有伴可以聊天 很開心

美麗而整齊的圖案 是累積多少年的功力而來

蝙蝠俠嗎 還是拖鞋男
這是拖鞋的鞋面 我的客人愛搞笑 戴起鞋面 幻想自己是蝙蝠俠

也有農村文物區的展示 讓小朋友了解過去農村的生活

左/大家熟悉的台灣 也用藺草編起來 好好保存
右/右圖中的那個長筒 是苑裡一位阿嬤做的
阿嬤的孫子唸設計科 身上常背一個放設計圖的長筒
阿嬤認為不好看 所以幫孫子編一個長筒
這番疼孫的美意 在苑裡流傳著 請阿嬤再編一長筒 放置館中保存
莖短且細 用於編織椅墊 或 小形藝術品如煙草袋等

藺草編織是苑裡的百年傳統產業 早在清末即開始流傳
日據時期開始外銷日本 國民政府來台初期 達到高峰

苑裡的女人 不學針線刺繡 家中的收入 靠編織蓆帽
若會編出圖案的蓆子 可掙得更多生活費
男人 除非有事業或公職 否則除了加入編織行列 就是代替女人處理家務雜事

這個龍鳳蓆 是日據時期 婚姻的吉祥禮 圖樣記在織者的腦海裡 厲害吧

這女用提包 看起來很像皮革材質 實際上是用藺草編成的
手工的細緻精美 讓人驚呼連連
這是苑裡鎮房裡里 鍾秀鳳女士提供 鍾女士寶它七十餘年
這包的編織者~劉吳定女士(1908-1937 苑裡鎮西勢里人) 是鍾女士的母親
劉吳定女士 用針剔取三角藺草的三個邊角 得到細如線的藺草
再以耐心與用心 慢慢編織而成

懷舊 與 新潮之間 都是藺草 一葉一葉編出來的

領帶 腰帶 什麼都能編 什麼都不奇怪

沒有錯 你沒有眼睛花 這是一件胸衣
利用藺草編織的胸衣 吸引大家的目光 編織者的巧手與俏皮 在作品中展露無遺

哇 看一下 連牛及農夫 都做出來了

日據時期 日本人因感苑裡對外交通不方便
在大甲設置帽蓆檢查所 檢驗後轉銷各地 因此有人誤以為大甲才是帽蓆主要產地

這茶具組 當然不能裝茶 但編裡活裡活現 讓人很想蓃藏

這床涼蓆 聽說可使用許多年 自然涼爽又有清香味 但價位不便宜

若有客人預約 假日文化館 會邀請苑裡的編織達人 到場表演 也跟客人互動

之前來時 只有一個達人 一個人 會寂寞 兩個人 有伴可以聊天 很開心

美麗而整齊的圖案 是累積多少年的功力而來

蝙蝠俠嗎 還是拖鞋男
這是拖鞋的鞋面 我的客人愛搞笑 戴起鞋面 幻想自己是蝙蝠俠

也有農村文物區的展示 讓小朋友了解過去農村的生活


左/大家熟悉的台灣 也用藺草編起來 好好保存
右/右圖中的那個長筒 是苑裡一位阿嬤做的
阿嬤的孫子唸設計科 身上常背一個放設計圖的長筒
阿嬤認為不好看 所以幫孫子編一個長筒
這番疼孫的美意 在苑裡流傳著 請阿嬤再編一長筒 放置館中保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