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望坑親水公園~總讓客人的相機停不下來

遠望坑驛站~ 每年十一月假日 這裡就搭起帳篷 發起明信片 讓客人蓋章
其實 除了芒花季 這真的是一條很棒的古道 適合踏青
今年到這裡 記得拿第一片拼圖哦

2007年在跌死馬橋 設置了遊戲關卡 帥氣的清兵造型 讓人印象深刻
遊戲年年不同 不一定都在此設關
跌死馬橋~是因百餘年前 這裡只有一木橋讓行人通過 狹窄的橋若遇雨 會更濕滑
有民眾由基隆騎馬來 馬累失神 窄橋曾摔死過幾匹馬而得名
日據時 修成石橋 跌死馬橋不再跌死馬了

不是大隻熊老熊賣瓜 您看看 您看看 這溪水是不是可以媲美奧入瀨溪

山親 水親 故鄉親 奧入瀨溪因為有紅葉 但草嶺古道有芒花 一樣美啦

進入雨季 這溪水才會豐滿美麗 夏季時可是清澈的涓涓細流

每次走到這裡 大家總不約而同 想親水 別留下垃圾 讓山水一直保持她的清麗

因為這棵大榕樹 因此這裡就叫大榕樹 這是他的地盤
古道上有許多讓人流連忘返的地點 大榕樹旁的溪流 才是真的親水

過大榕樹 走一些小小的上坡石階 可以見到這片美麗的綠
水氣重時 山嵐氤氳 雲霧繚繞 彷彿仙境

雄鎮蠻煙~ 海拔240公尺 位在古道的半山腰
相傳清朝同治六年 劉明燈北巡噶瑪蘭 行至山腰之際 大霧彌漫 方向難辨
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 危害過往商旅 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 藉以鎮壓山魔

來囉~這才是練體力 從過大榕樹過去的平台之後 開始出現一連串的石階
有的平緩 有的較陡峭 若膝蓋不好 最好戴著護膝 並 準備登山杖

只要您不急不趕 都可以走的很舒服 不用配合別人 自己調整呼吸步伐
但記得要休息 要靠邊 別擋住路哦
左圖/在這段上坡的石階旁 每到這季節 會長出藍色的果實 令人驚艷
右下/野棉花 別名蝨母子
因果實密生星狀毛 且有倒鉤 很容易附在人畜身上而傳播到各地
右上/長尾水青蛾~ 美的像落入凡塵間的精靈 讓人不忍離開 也不忍驚擾

這美麗的果實 卻有個不雅的名稱 叫雞屎樹

茜草科 雞屎樹屬 是觀賞植物 藍果是竹雞等活動在林下鳥類的食物

這跨越小溪的小橋 為人們帶來多少便利 您可曾注意

野餐區 往年這裡設有蓋章處 這裡有休息的涼亭 也有廁所
走到這裡 就沒什麼上坡路了

走到野餐區 基本上的路就不再有石階路 出運啊啦

秋風起 芒花舞~風飛芒舞 每年秋天 在草嶺古道上演著
虎字碑到了 大隻熊的傷心地
有一年大隻熊背著失溫的客人 走到這裡跌倒 趴成大字型的熊一點都不想爬起來
參加這個活動 請不要穿高跟鞋 要穿好走的鞋
而且要全程攜帶雨具 最好是雨衣 以免遇到下雨失溫哦

過大榕樹 走一些小小的上坡石階 可以見到這片美麗的綠
水氣重時 山嵐氤氳 雲霧繚繞 彷彿仙境

雄鎮蠻煙~ 海拔240公尺 位在古道的半山腰
相傳清朝同治六年 劉明燈北巡噶瑪蘭 行至山腰之際 大霧彌漫 方向難辨
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 危害過往商旅 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 藉以鎮壓山魔

來囉~這才是練體力 從過大榕樹過去的平台之後 開始出現一連串的石階
有的平緩 有的較陡峭 若膝蓋不好 最好戴著護膝 並 準備登山杖

只要您不急不趕 都可以走的很舒服 不用配合別人 自己調整呼吸步伐
但記得要休息 要靠邊 別擋住路哦

左圖/在這段上坡的石階旁 每到這季節 會長出藍色的果實 令人驚艷
右下/野棉花 別名蝨母子
因果實密生星狀毛 且有倒鉤 很容易附在人畜身上而傳播到各地
右上/長尾水青蛾~ 美的像落入凡塵間的精靈 讓人不忍離開 也不忍驚擾

這美麗的果實 卻有個不雅的名稱 叫雞屎樹

茜草科 雞屎樹屬 是觀賞植物 藍果是竹雞等活動在林下鳥類的食物

這跨越小溪的小橋 為人們帶來多少便利 您可曾注意

野餐區 往年這裡設有蓋章處 這裡有休息的涼亭 也有廁所
走到這裡 就沒什麼上坡路了

走到野餐區 基本上的路就不再有石階路 出運啊啦

秋風起 芒花舞~風飛芒舞 每年秋天 在草嶺古道上演著

虎字碑到了 大隻熊的傷心地
有一年大隻熊背著失溫的客人 走到這裡跌倒 趴成大字型的熊一點都不想爬起來
參加這個活動 請不要穿高跟鞋 要穿好走的鞋
而且要全程攜帶雨具 最好是雨衣 以免遇到下雨失溫哦

虎字碑~
這不是棒棒糖 這是草書的虎字 矗立在海拔330公尺
這裡接近埡口處山徑步道旁的大石塊上 為清同治六年冬 台鎮使者劉明燈書
易經乾卦~雲從龍 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賭~
相傳當年劉明燈出巡噶瑪蘭 在此被強風所阻 就地揮毫題下虎字勒碑鎮風
這三級古蹟 非常珍貴 請您好好珍惜 不要破壞

這在界碑的觀景亭 就算拖著腳步 您也一定要上去看看
回首來時路 您可以看到一路的山光水色
眺望汪洋海 無海霧時龜山島近在眼前 但上面風大 要小心感冒



埡口地區~每當狂風起 這裡的風可是大到可以把熊吹倒哦

福德祠~在台北 與 宜蘭的縣界 有個福德祠 保佑過往行人平安 是心靈的寄託

心中故鄉的印記~龜山島

左手邊的涼亭是前往桃源谷步道的涼亭 那是一條健行古道 還要四小時的山路
沒有三兩三 不要上梁山 桃源谷 若沒有準備沒有經驗 往那裡走可是會成仙哦

從埡口下坡 您可依自己的膝蓋狀況 選擇走柏油路或石階路


一轉彎 一個景 古道處處都有迷人的景

壞壁無由見舊題 秋風蕭瑟話盧宅
在這裡 有清朝時的一間客棧 老闆姓盧 古道上設有客棧 彰顯古道的重要性
隨著古道的交通用途變小 主人過世 後代子孫收起客棧 留下斷垣殘壁 供人憑吊

在盧宅前設有茶棚 十一月的假日 設有奉茶
每人一小杯薑母茶 讓身心 都暖了起來
2012年 要在此拿到第二片拼圖哦

從埡口下坡 您可依自己的膝蓋狀況 選擇走柏油路或石階路


一轉彎 一個景 古道處處都有迷人的景

壞壁無由見舊題 秋風蕭瑟話盧宅
在這裡 有清朝時的一間客棧 老闆姓盧 古道上設有客棧 彰顯古道的重要性
隨著古道的交通用途變小 主人過世 後代子孫收起客棧 留下斷垣殘壁 供人憑吊

在盧宅前設有茶棚 十一月的假日 設有奉茶
每人一小杯薑母茶 讓身心 都暖了起來
2012年 要在此拿到第二片拼圖哦
歷年的主視覺 真是有紀念性 帶不回家 就拍回家吧

2004年起 大隻熊的古道戰利品<全部在這裡 點進來 看一看>

2004年起 大隻熊的古道戰利品<全部在這裡 點進來 看一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