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稱的桶盤嶼 位於馬公西南方 船程約20分鐘
全島由玄武柱狀岩的石柱環繞而成 柱狀節理發達 堪稱澎湖之最
因外型像倒蓋的臉盆 故稱桶盤
在澎湖的旅遊系統裡 桶盤被劃分在南海
南海旅遊大多以四島為主 分別是桶盤 虎井 望安 七美
由海上看著桶盤 石柱羅列十分清楚 就像是一個巨人排排站所構成的島嶼
面績約四百平方公尺的桶盤嶼 從空中鳥瞰 像是一個馬蹄鐵型
除了北邊是漁港的海灣外 東西南三邊 被垂直的柱狀玄武岩所包圍
來了澎湖許多次 桶盤幾乎全由巡航跳過 在記憶中是一個無關痛癢的景點
直到去年 無意間看到一張桶盤的照片 這個島變成我非去不可的島嶼
端午節 特別安排南海四島登島的行程 想一圓夢想
可是天氣太熱 有些人想回飯店休息 當導遊在車上告訴大家 桶盤不登島時
大隻熊冒著被全車打死的危險 舉手大聲說~我要登島去拍照
為難的導遊 只好跟大家說 因為有人要登島 所以這個島要停半小時
半小時 這個要花一個多小時走的島嶼 只留了半小時 各位就知道我的時間有多趕
由碼頭後方的民宅往玄武岩柱走去 沿途會經過這些老舊的宅院
人去樓空 當年繁華美麗的古宅 在歲月的軌跡中 逐漸凋零 令人惋惜
多想將這精細美好的屋宅記錄下來 但只停留半小時的時間 讓人很難細細品味
快步穿越古宅 彷彿間 似乎聽到他們的嘆息
是在為我的行色匆忙 無法好好體會而嘆
還是感嘆自身的繁華落盡 盛景不在 這一刻 我不知道
碼頭沿著海邊 有一條步道 可走到石柱群
碼頭後方的屋舍 也有一條捷徑 可以抵達石柱群的上方
面海的崖上 有間廟宇 廟後掛著五色旗
一心想趕到柱狀岩下的大隻熊 沒有多餘的時間停留 只能回頭一拍 當作紀念
白花花的太陽曬下來 實在是很恐怖 但拍照就要這種好天氣
來吧 陽光 盡情發功吧 大隻熊愛你啦
由於劇烈的風化和侵蝕
方狀的玄武柱狀岩 被海風化解了它的有稜有角 呈現圓融的外貎
球狀風化
部份玄武岩柱的頂端 也被風化成球狀 像是一顆顆球堆放在一根根柱上
這些造型變化多端 不再方方正正的柱子 是桶盤的特色 也算是玄武柱狀岩的極致
看到階梯 心裡也鬆一口氣了 由碼頭走到這裡 約十分鐘
走下階梯 就可以到達柱狀岩下的步道 仰望石柱了
仙人掌 以她美麗的綠 妝點著這片雄壯的玄武柱狀岩
在岩縫的小小間隙間 靜靜的 慢慢的 擴展勢力 發揮蓬勃的生命力
走下階梯 回望這石梯 感謝修建步道者的用心 讓我可以看見這壯美的地景
這些高約20公尺 寬約1至2公尺的石柱 是澎湖最壯觀的石柱群
站在石柱下 仰望其高壯 好像站在岩人腳下 心生畏懼
大自然的神奇 是多麼令人尊敬 令人歌頌
在桶盤嶼的西南方海蝕平台上 還有一奇景 叫做蓮花座
可惜因為漲潮 沒有拍到
這火山爆發噴出熔漿的熔岩出口 冷卻後形成的穹狀地
直徑有25公尺 像朵盛開的蓮花 故名蓮花座
多年前英國倫敦大學教授丹尼斯 與 國內外專家學者
看到這美景 不禁大讚桶盤嶼是上帝的石雕公園 讚啦~
看到這些 您 還會覺得桶盤只要遠遠眺望就好了嗎
鬧鐘驚醒大隻熊 再怎麼讚嘆不捨 還是得回去搭我的船班
快速的爬上階梯 返回玄武柱狀岩上 徐徐的海風吹著 很是舒服
桶盤的住屋以港口為中心 向四方擴散 直到半山坡
雖然離馬公很近 但是自古以來 居住的人口都不多
近年來漁業枯竭 人口外流嚴重 目前除警察 海巡等公務員外 常住人口不到20人
藍天下的石屋古宅 透露歲月的滄桑與傷感 一如我急促腳步裡的無奈
下次到澎湖 別忘了到桶盤登島 別再被熱這個字給打敗了
上帝的石雕公園 絕對讓您不虛此行哦
- Jun 29 Fri 2012 00:27
【澎湖】馬公.桶盤嶼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