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019.jpg
這裡 在1988年被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 離台灣最遠的一座古蹟
距離基隆一百浬的東引燈塔
是我國境內最北方的燈塔 也是大陸福州航區的最後一座燈塔
7A020.jpg
在我國35座燈塔裡 台灣有19座 其他分布在各離島 馬祖佔了兩座
繼去年東莒燈塔後 我們終於看到傳說中最美的燈塔~東引燈塔
7A002.jpg
原名東湧島的東引 是指大陸閩江口外側 馬祖列島中的北部大島
由南竿船行至東引 經過亮島後 海浪轉大 古人便以~湧~稱之為東湧島
7A024.jpg
東引
地質以花崗岩為主 礁岩密佈不利農作 但位於大陸沿海大陸棚中 魚量豐富
而這有稜有角的海角及私密灣澳 更是東引最吸引人的風景

7A001.jpg
從燈塔 擂鼓石 光芒萬丈 仰高臺 到 李明德紀念碑
東引燈塔這景區的岩壁上 常常被提大字
我喜歡這個用當地石頭做成的護欄 不突兀 很融入東引的風景

7A003.jpg
原歸屬財政部關稅總局管理的燈塔 在2013年1月起改由交通部航港局管轄
而門口這塊原有財政部關稅總局東引島燈塔的牌子 只有把財政部等字眼拿掉了
7A006.jpg
走在這麼美的風景裡 心裡卻只有~天啊 好曬 熱到爆~這些字 重覆發射
不過 謝謝老天 燦爛的天氣 也給我們的東引燈塔初相遇 留下亮眼的記錄
7A004.jpg
仰高臺~

以前的仰高臺 是當地軍人的攀岩訓練場 阿兵哥背著槍 徒手攀爬岩壁做訓練
由於常常需要仰頭確定攀爬路線 所以又叫仰高臺
7A008.jpg
太白天聲~
前往東湧燈塔途中,太白天聲觀景台,聳立巍峨巨石之上。
站立觀景台向四望,沿岸岩石粼粼,地形險峻,汪洋一片,
春夏之交雨霧迷離,風聲與海浪澎擊,沿岸岩石潮聲交錯,有若太虛幻境而得名。
                     <以上文字轉載自馬祖國家風景區>
7A010.jpg
日光朗朗 東引海藍藍 我們感受不到起霧時宛若
太虛幻境的神秘
綠草如茵 白色輕輕拍打著岩岸 化解了
峭壁的險惡 及 軍營的肅殺氣氛
7A012.JPG
位於閩江口 與 三都澳 之間的東引島 是東南海船隻往來的要衝
由於三都澳外海礁岩密佈 每當天侯不良 濃霧遮蔽視線 航運受到很大影響
7A013.JPG
十九
世紀末 清朝在列強文化政治經濟的壓迫下 產生開通商口岸的構想
光緒24年(西元1998年) 吳淞首先開埠 次年開放三都澳
           三都澳開埠 航運蓬勃發展 帶動外商貿易入
           在短短四年內 進出口總額 成長了
48倍之多
光緒273月 長450英尺的輪船「蘇布輪號」行經東湧附近 觸礁沉沒
雖然經救援 乘客及貨品安然無恙 但對註冊不到一年的新船而言 損失非常慘重
7A017.jpg 7A018.jpg
三都澳開埠 貿易量倍增 加上船難事件的發生 促成東湧燈塔的興建
光緒28年(西元1902年) 開始建造東湧燈塔 由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監造
                    由總營造司~哈爾定~負責建造
光緒30年(西元1904年) 5月18日燈塔落成啟用
           落成的建物含括圈舍 華籍守塔員室 及 附屬房舍
           外籍守塔員室 辦公室 燈塔 火藥庫 及 霧砲等五區

7A015.JPG
紅磚砌造的燈塔 樓高三層 由塔身 塔燈及塔頂三部分所組成
塔身~根據迪克在光緒
33年(西元1907年)所繪製的立面圖顯示
   地面至風標的總高為14.2公尺 
塔燈透鏡軸心高10.36
公尺 塔身二層高7.3公尺
   
看不見的塔身內 安置有總寬93公分的鑄鐵板螺旋樓梯 可直達塔頂燈層
7A021.jpg
塔燈~鑄鐵構造的塔燈 高4.15公尺 直徑為3.94公尺
   燈台高2.06公尺 台面直徑2.2公尺 上置燈器 及 佛萊斯納折光透鏡鏡機
   
鏡機每一分鐘旋轉一圈 30秒連閃白光三次
   先閃半圓 光度較弱 再閃全圓 光度較強 如此交替
   每30
秒重複一次 每閃約一至二秒 光質屬於強弱相間的聯閃光
   燈器~ 根據現存實物顯示 應是英國出品的85
公釐白熾紗罩燈
塔頂~用來保護燈塔的屋頂 為半圓穹隆構造 上加筒形小燈籠頂
   穹隆由
16片銅板用鉚釘釘合 外表漆上黑色
   塔頂上安置有 風標 及 避雷針

<以上綠色文字 摘錄自連江縣政府出版 楊仁江教授著《馬祖東湧燈塔調查研究》>

7A014.JPG
潔白的塔身 映在一片藍波萬頃上 難怪東引成為眾人心中最美的燈塔

7A011.jpg
清朝時 燈塔是由海關設置管理 看看圖中這塊石碑 上刻有~閩海關 東湧鐙塔~
顯示當時這裡是歸閩海關所管轄 而且清朝燈塔的燈 不是火字旁 而是金字旁
7A016.JPG
燈塔所在的這座山 是位於東引島樂華村的東坡 一座叫~世尾山~的山腰上
我曾在一篇網誌上 看到由海上拍攝這燈塔 陡峭山崖上的純白身形 十分醒目7A009.jpg
早年燈塔區是被管制的 守燈員需攜帶家眷住進燈塔裡
除了住宿區 還設立了雞舍 豬舍 供應工作人員的食物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裡 守燈員的工作可是令馬祖人羨慕不已 稱此地為東引別墅
7A022.jpg
東引燈塔的最大特色 就是位在巨石林立 形勢險要的山腰上
燈塔為主體 其他附屬建築高低錯落在山間 以白色的階梯相連 上下陳列
這與其他燈塔有著寬廣腹地 屋舍平行安置 有強烈的差異 也造成其獨特的美感
7A026.jpg
拍雲的背影 不知道自己也成為風景的王A 是繼武界後 第二次出遊的隨便咖
7A023.jpg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在這個天涯海角 看海看雲都方便
比起霧茫茫的畫面 眼前的晴空萬里真是老天對我們的厚愛
  
7A028.jpg
每年的三到五月 從台灣海峽帶來濕暖空氣的南風吹起
暖暖的風 與 氣溫較低的水面接觸 形成厚厚的濃霧 歷久不散
迷濛的濃霧 遮蔽了視線 影響了交通安全
7A025.jpg
位於燈塔基地的最底處 架設有兩尊霧砲
口徑12公分 砲長2.14公尺 屬壺口前膛鑄鐵砲的霧砲
每當濃霧起 燈塔管理員就會鳴放霧砲 提醒船隻避免觸礁
雖已不在使用 仍陳列於此 保留其歷史的意義及地位
而圖右的白色方形建築 則是以前霧砲的火藥庫 現已廢棄不用
在其屋頂 架設有霧笛一座 是東引燈塔中另一個現代化的助航設施
7A027.jpg
下圖巨大的山壁上 刻有一面紀念碑 是為了紀念東引的攀岩教官李明德
這裡是當年東海部隊的攀岩訓練所 碑文為精神守護所 惜石碑已破損
7A005.jpg
在世尾山 白色小屋後方有條山徑 可以通往烈女義坑
被太陽曬昏的我們 沒有去挑戰烈日下的健走 步上回程
腳下的湛藍海水 緩慢的拍打著岩石 激起一圈圈的白色浪花
這岸邊廢棄的軍營 呼喚著我~不要偷懶 來看看我吧 
好奇心驅使下 我沒有走回停車場 走向左下的叉路 繼續與陽光汗水奮戰著

7A033.jpg
平緩好走的石階兩旁 有著五顏六色的小花小草 在陽光下爭奇鬥艷
7A031.JPG
人煙罕至的小徑 有幾處步道都被高過於的芒草所掩蓋了
7A030.jpg
在這個綠色的秘境裡 連廢棄的鐵絲網看起來都有味道
是因為少了吵雜的人聲吧 讓心空出來 好好的感受這一切
廢棄的軍營 曾是這塊土地的守護者 是歷史的見證 是東引曾有的生活軌跡
如果您來 歡迎你走下山徑 來看看這塊軌跡 讓這裡不置於淹沒在荒煙蔓草間
7A032.jpg
明明走到燈塔的入口處附近 也聽到伙伴的聊天聲
無奈 那連綿的芒草堆 像是無止境般蔓延而上 我跟靜宜只得循著原路而返
一抬頭發現 天空為我放了一個美麗的白雲煙花 像是慶祝我走下秘境的新發現
7A029.jpg
別了 東引燈塔 雖然我的心滯留在東引燈塔裡
但就像這終將返程的船隻 帶著燈塔給我們的完美印記 踏上另一段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隻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